生老病死常常有,衣食住行樣樣難?

最近時常聽到報章或傳媒用「生老病死常常有、衣食住行樣樣難」形容現今大都會的真象—— 驟看是繁華盛世,內裡人們卻生活艱難,虛空無助。人一生要面對的問題確實很多,基本上可以歸納為「生老病死」。每次談論到生死,我便想起《詩篇》第90篇:「主啊,你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諸山未曾生出,地與世界你未曾造成,從亙古到永遠,你是神。你使人歸於塵土,說,你們世人要歸回,在你看來,千年如已過的昨日,又如夜間的一更。」(1–4)在創造天地、永恆大能神的跟前,世人對比只有短暫的人生和死亡,這是何等的真實。基督徒要怎樣在這個世代過活,數算自己的日子,並倚靠神享受永遠的福樂呢?這首詩篇有哲理的啟示。

生老病死是基本問題

人「生」在世,生存是最基本的問題,不過這還要顧及:生活質素、安全感、自我價值、情感建立、精神信仰的需求。解決生活上的需要,就是衣、食、住、行。許多人自小要面對贏在起跑線的競爭,先是學校教育,然後是就業、經濟、房屋等問題。對今日的年輕人來說,專職就業一點不容易;在動輒百萬樓房的大多巿或溫哥華,住屋更是大難題。至於銀行存款有多少,是否有物業,事業的晉升或前景,都讓人有幻得幻失,屬於安全感的範疇。在職場中的攀升追逐,其中牽涉名譽、地位、利益、得失,目的可能只是希望肯定自己的價值。

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情感的需求和建立,家庭是最穩妥的提供場所,這包括夫妻、兄弟手足情、長晚輩、姻親家族;繼而公司、教會、社會不同圈子的朋友。最後是每個人根本精神靈性的需求,可以是知識學問的追求,是文化藝術的探索,以及精神信仰的尋找,最終希望瞭解生命之源、世界之源、自我追尋:我從何來、我往何去?

每個人除了生存過活,更要面對「老」的問題,隨著日子流走,人會成長、體力衰退、美貌消逝。再來是「病」,無論年青與否,人會驟然被疾病籠罩,降低抵抗力、無力臥床,毫無辦法。病的根源在於退化,是自然界規律,應付的方法是適當運動。最後是「死」,每人都有一死,長短不一,最後停止呼吸,人生告一段落。

《詩篇》90篇清楚提到人生短暫,人人總有一死,這是不爭的事實。古希臘哲學家探討人生有限的問題,看見奇妙的宇宙,不禁思想宇宙來由,繼而想到人生意義,惟有神是永恆。第1至9節指出人生短暫,轉瞬飛逝,恰似南柯一夢;又像早上生長茂盛的草,晚上卻會枯乾,令人惋惜不已。人生雖然如斯短促,詩人摩西卻告訴我們,創造天地的神永恆長存,祂是人類世世代代的避難所。

「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10)古代醫療落後,70歲已是高齡,但今天80、90歲老人比比皆是。長壽是福氣,但是在耆老歲月中,沒有勞苦愁煩才真正是福。人常將注意力放在身體是否健康、衣食住行是否豐足、心境是否平安舒泰。摩西卻勸導我們將注意力從個人身上轉移到追求神的心意,才能獲得美滿豐盛的人生。

今天大多數人都以科學觀點解釋不能逃避的死亡問題,視死亡是身體自然功能的衰退,到達一個終點站。摩西詩人卻提出反問:是否明白人要面對死亡,正是神對世人罪惡和反叛而有的忿怒。人生焦點不在於我們有否享樂,卻在於如何討神喜悅,這是90篇下半部的主題:人生的出路!每個人都擁有相同的時間,人要怎麼數算和運用?我們現在花最多時間做的事,是否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以下這三個態度教我們過一個智慧的人生。

一、人生要過得實實在在

「 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詩90:12)年老的摩西祈求神教導他和百姓如何數算自己的日子,目的讓他們做智慧的人。為甚麼需要“數算”?數算是為了應對一個事實,生命有限(無限就無需數算)。人對過去的數算是一種評估,衡量自己有限的資源是否用得恰當;人對未來的數算則是一種計劃,衡量自己有限的資源,如何用在最有意義的事情上,並發揮最大的效用。每人每天的時間都有限、精力有限、青春有限、才智也有限。很多時候,我們沒有對自己有限的資源做具體計劃,每天忙於應付生活和別人的要求,把時間用在無休止的社交應酬、逛街吃喝、玩樂請客;難怪感到生活沒有效率、沒有意義、沒有成就感,甚至漸漸對生活麻木、情緒低落。

我們需要數算自己日子的智慧。有個教你如何將大小石頭、沙、水裝滿一箱的實驗,帶出人生的道理。在有限的空間裡,若需要放入大小石頭,就必須先放大石,然後小石;如果從一開始就用沙把箱子填滿,大石頭就放不下了。我們在人生有限的時間裡,必須先作重要的事,若被生活瑣碎的事拖累,就沒有時間做真正重要的事了。人生充實要有內容、有意義、有價值,才不枉過。真正的智慧人生是「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9:10)

可惜今日許多人雖然看見人生變幻空虛,仍不歸回永恆全能神的懷抱,他們寧願尋求風水命理、星座占卜或交鬼;基督徒切勿仿傚,那是非常危險的事,我們應該把生命交在神的手中。摩西用智慧數算日子,就是愛惜光陰的意思。保羅在《以弗所書》也提醒信徒「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不要作糊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5:16-17)這就是《聖經》所說的智慧,以創天造地大主宰的視野為關注的基礎,看待我們每天度過的日子。

二、人生要過得喜喜樂樂

「 耶和華啊!我們要等到幾時呢?求你轉回,為你的僕人後悔。求你使我們早早飽得你的慈愛,好叫我們一生一世歡呼喜樂。求你照著你使我們受苦的日子,和我們遭難的年歲,叫我們喜樂。」(詩90:13 ~15)摩西祈求的喜樂,是因飽得神的慈愛而來的。這與一般人認為的快樂,以及健康的情緒生活方法截然不同;更重要的是,這個喜樂與環境或遭遇都沒有關係。因為喜樂是從人心裡面而往外顯露的性情,是一生一世的。摩西所求的喜樂,是靠賴神的愛幫助他解決人生一切根本的問題。這個喜樂是長久的,不是一種情緒反應,而是一種生命狀態;是環境或際遇不能奪取的。喜樂的人不是每天嬉皮笑臉,乃是從他對環境、遭遇和人際關係處理上看得出來。這種人堅韌不拔,能屈能伸,冷靜處事,溫和待人。

第15節的原意是「你使我們受苦和遭難的年日有多久,求你使我們喜樂的日子也有多久」(新譯本)。這是摩西真摯的祈求,縱然在艱苦的環境和坎坷的遭遇中,他仍然求神使他能夠活出喜樂的生命來。

三、人生要過得精精彩彩

「 願你的作為向你僕人顯現,願你的榮耀向他們子孫顯明。願主我們神的榮美,歸於我們身上。願你堅立我們手所作的工,我們手所作的工,願你堅立。」(詩6 0:16 ~17)

摩西期待他在世上生活時,能經歷看見“神的作為”、“神的榮耀”、“神的榮美”。在人方面,摩西則提到“僕人”、“我們”和“我們手所作的工”。明顯地,這些名詞都和服侍或事奉息息相關。換句話說,摩西祈願透過他和他的百姓,對神的呼召有所回應,能夠一生不斷地經歷神的作為,看見神的榮美。

為甚麼我們的生活這麼平淡?因為我們沒有經歷神。為甚麼我們沒有經歷神?因為我們並沒有事奉神。很多人信主只是想在神裡面有永生,並安安逸逸地過日子,所以每一次禱告都只是祈求神的保守、保護,希望一切平安順利。我們在教會有事奉,是否還沒有經歷神?可能我們所謂的事奉,已經變成一種固定的形式,作為彌補自己良心的管道,卻不願意更進深地追求神的心意,或積極地回應神對我們生命的要求。我們必須有所行動,回應神對你個人的呼召。神從來沒有揀選一些人只是作觀眾,他要我們透過生命的冒險度過精精彩彩的一生!

讓全能的神參與你的生活吧!向祂謙卑,向祂順服;讓神的作為臨到你,讓神的榮耀藉著你彰顯,讓神的榮美加在你的身上。

(作者為華基聯會前媒體資源部主席)

 

Last modified on 週四, 11 三月 2021 11:39
Facebook Image

華基聯會

相愛合一 . 培訓門徒 . 增長植堂 . 普世差傳 . 社區關懷

地址: 2750 14th Ave., Suite G-05, Markham,
ON L3R 0B6

Tel: (905) 479-2236   Fax: (905) 479-2232
E-mail: admin@acem.ca
Website: http://www.acem.ca

Contact Us

Required *

  Refresh Captcha  
   

K2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