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恩」對不少教會來說,是一個相當敏感的課題。為著有一個較全面的看法,我們必須尋溯整個靈恩運動的歷史,衡量當中興起的原因,以及對教會發展所帶來的影響,而最重要的是,從中得著反省,勇敢正視實況,堅守基督交付教會的使命。

復興抑或異端

靈恩運動可以追溯至第二世紀(A.D.172)孟他努主義(Montanism)的產生,當時有孟他努(Montanus)和追隨他的兩位女先知,百基拉(Priscilla)與馬克西米拉(Maximilla),認為教會將踏進「聖靈的時代」,按聖靈的感動發出預言,並自稱是聖靈的「代言人」,這便成為第一個所謂「靈恩」運動的團體。

孟他努主義興起的背景是使徒離世後,教會缺乏有動力的領袖,因此信徒群體失卻了活力,崇拜生活變得枯燥乏味,不少信徒也沒有熱切盼望主的再臨。在某個程度上,孟他努主義是一種教會的復興運動,重視聖靈的工作。大公教會不能接受孟他努式在即興和狂喜下,作出內容含糊和貧乏的預言,有時亦變得瘋狂而失去理性,故被列為異端。然而有關聖靈的教義,卻成為大公教會要正視的課題。

成聖與復原

在中世紀期間,有關預言、方言和神蹟等靈恩的記載近乎零星,這是由於盛行敬拜聖徒及其遺物之故,而聖靈的工作又往往混雜了民間的迷信。但當一些修士追求實踐關懷世人,並進入社會時,又間歇有神蹟奇事的記載出現。

直到十八世紀約翰衛斯理主張信徒得救之後,仍要追求全然成聖,就是第二個恩福(Second Work of Grace)。這與路德和加爾文的成聖觀有所不同,因為宗教改革者以得救為最大的恩福,而衛斯理卻認為第一個恩福還未得以完全,要追求委身愛主,對付罪惡,生命重新燃燒。全然成聖的觀念直接影響十九世紀在英、美兩地的聖潔運動(Holiness Movement)。人要藉著祈禱、聖靈的工作、仰望基督、一次又一次的將自己獻給主,才能克勝人性的敗壞。那麼,這恩福就即是過一個被聖靈充滿的生活,這確是一個寶貴的屬靈經歷,並非靠人為的努力而擁有。

在十九與二十世紀的交界,出現了恢復主義(Restorationism),他們主張要擺脫教會歷史裡人為所加添的,返回聖經所啟示事物的原初秩序,又加上復興神學推動的,教會要懇切悔改,以禱告尋求神,聖靈就降臨,賜下復興。這種奮興運動自然指向使徒行傳的五旬節事件,從而渴望「新五旬節」的來臨,這促成了五旬節運動的萌芽。故此,無論是聖潔運動以及五旬節運動,都是針對教會的聖潔和復興的力量,就是聖靈的工作,而我們必須正視這一種渴求,但要份外小心,不要走向極端,變得激進而有所偏差。

重生與靈洗

在二十世紀期間,靈恩運動可分為三個階段,就是所謂的第一波、第二波以及第三波。首先是五旬節運動(Pentecostal Movement),這被稱為第一波(1900-1960),其背後的動力是五旬節宗的教會,包括神召會(Assembly of God),基督神的教會(Church of God in Christ),神的教會(Church of God)及四方教會(Four Square Gospel Church)所推動的聖潔運動。他們將衛斯理的「第二恩福」與使徒行傳第二章所說的領受所賜的聖靈融合起來,又加上說方言(speak in tongue)作為全然成聖的明證。帕罕(Charles F. Parham, 1872-1929)是其中一位聖潔運動的巡迴講員,他是伯特利聖經學院(Bethel Bible College)的院長,致力推廣聖靈的洗(Baptize in Holy Spirit),以說方言為「靈洗」的最重要的外在印記,並強調因而能深刻的經歷神。

另一個主要人物是西蒙(William J. Seymour, 1870-1923 ),他原是一位聖潔會的黑人牧師,曾參加聖潔運動的樂隊,深受帕罕的信息影響。在1906年於加州洛杉磯阿蘇沙街(Asuza Street)建立使徒信仰福音會(Apostolic Faith Gospel Mission),帶來大復興,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經驗聖靈的能力,再帶回自己的地方。他們強調個人主觀經歷與聖靈的親密關係,卻因著高舉「靈洗」而忽略「重生」的真正意義,並且偏重方言及神蹟醫治。

真情的敬拜與禱告

二十世紀中葉以後,教會受著反傳統以及世俗化的思潮衝擊,加上對第一波的反省和修正下,開展了靈恩運動的第二波(Charismatic Movement, 1960-1980)。在這期間強調普世合一和宗派合作,柏斯(David Du Plessis,  1905-1987)首先將靈恩的理念帶進「普世教協」(WCC),以致主流教會開始逐漸接納靈恩派,而英國神召會主席紀當奴(Donald Gee, 1891-1966) 亦鼓吹與其他宗派溝通合作。連在天主教中亦掀起了「靈恩」之風,在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和密茲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天主教教授與學生也組織了祈禱小組,追求靈洗經歷,而教宗保祿六世亦對靈恩運動加以肯定。

這期間靈恩運動之所以受到廣泛接納,在於信受到僵化以及冰冷的崇拜禮儀約束後,渴望從聖靈而來的直接感動,強調活潑的敬拜讚美,著重禱告和說方言。透過大型佈道會、監獄、醫院等服侍,青年福音事工,積極以跨宗派合作來推廣福音。與此同時,出現了不少不拘形式的禱告大會、醫治大會、以及自由敬拜大會。惟當中的危機是以狂熱宗教情緒和聖靈感動來替代教會的禮儀和權威,偏重主觀經驗與感覺,過份追求即時靈驗而忽略了客觀真理──生命塑造和流露聖靈的果子。

權能與開放

到八十年代,韋拿(Peter Wagner)提出要向聖靈開放自己,產生了「葡萄園運動」(Vineyard Movement),亦即是神蹟奇事運動或權能佈道運動。韋拿是福樂神學院(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的宣教學院教授,曾開辦「神蹟奇事與教會增長」課程,他認為福音派一直抗拒聖靈的工作,對靈恩運動太過理性。隨著葡萄園運動開展到世界各地,這標誌著第三波的時代,其中主要人物還有溫約翰(John Wimber)和韋約翰(John White)。溫約翰強調以神蹟奇事來顯明神的大能,這是帶有能力的佈道方式,比用話語來傳講福音更為有效,亦即是「權能接觸」(Power Encounter)。至於韋拿則著重用知識的言語為病人祈禱,讓人清楚神的啟示和作為;然而若果過於偏重神權能的彰顯,很容易使人忽略福音的重要信息,又叫人嚮往如何驅使聖靈能力回應人的需要和渴求。

一點反思

回顧整個靈恩運動,我們要好好建立一個全面和平衡的聖靈論,不單要有豐富的聖靈經驗,也要對聖靈有深度的認識。明白教會復興與聖靈的工作有直接的關係,而聖靈有絕對的自由,隨己意行事,不由人意所操控。故此,靈驗與個人主觀感覺絕不能取代長久屬靈的生命塑造。最重要的是,對屬靈的恩賜有整全的認識,方言與醫治只是其中的一部份;至於教會本身也要自省,敬拜和聖徒的群體生活要在聖靈中保持活力,在世上要有清晰的使命感,並且熱切地盼望主的再來。

(作者為城北華基牧師)

參考書目:林榮洪《基督教神學發展史》(香港.宣道,1990)

張慕皚《近代靈恩運動》(香港.建道,1994)

楊牧谷《狂颷後的微聲》(香港.卓越,1991)

楊牧谷《當代神學辭典》(台北.校園,1997)





Last modified on 週一, 19 十一月 2018 14:43
Facebook Image

華基聯會

相愛合一 . 培訓門徒 . 增長植堂 . 普世差傳 . 社區關懷

地址: 2750 14th Ave., Suite G-05, Markham,
ON L3R 0B6

Tel: (905) 479-2236   Fax: (905) 479-2232
E-mail: admin@acem.ca
Website: http://www.acem.ca

Contact Us

Required *

  Refresh Captcha  
   

K2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