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在複雜紛陳的社會中生活,偶一不慎,難免要面對錯亂的處境,決裂的關係,身心靈受到極大的傷害。基督徒也沒有例外,有時會陷於艱難的困局、無助的苦澀,在哀痛中心靈久久沒法平撫。對人,無法寬恕;對事,無法釋懷;對神,充滿疑團,哀痛哭訴....

「怎樣才能告別傷痛,走上寬恕的路?甚麼是饒恕、有標準底線嗎?這是一個過程,還是有捷徑可尋?為甚麼要主動先作出饒恕,饒恕那些虧待我的人?」

天國的福音不單關心個人的安身立命,神的話更是建立生命成長,讓信徒學習彼此相愛、互相寬容。讓我們看看《聖經》耶穌的教導,祂用譬喻說:天國就好像一個王,要和僕人算賬。

《馬太福音》18章21至35

那時彼得進前來,對耶穌說:「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麼?」耶穌說:「我對你說: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天國好像一個王,要和他僕人算賬。才算的時候, 有人帶了一個欠一千萬銀子的來。因為他沒有甚麼償還之物,主人吩咐把他和他妻子兒女,並一切所有的都賣了償還。那僕人就俯伏拜他說:「主啊,寬容我!將來我都要還清。」那僕人的主人就動了慈心, 把他釋放了,並且免了他的債。那僕人出來,遇見他的一個同伴,欠他十兩銀子,便揪著他,掐住他的喉嚨說:「你把所欠的還我!」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他說:「寬容我吧!將來我必還清。」他不肯,竟去把他下在監裡,等他還了所欠的債。眾同伴看見他所作的事,就甚憂愁,去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於是主人叫了他來,對他說:「你這惡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你不應當憐恤你的同伴,像我憐恤你麼?」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給掌刑的,等他還清了所欠的債。你們各人,若不從心裡饒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這樣待你們了。

經文分析:

* 彼得希望在耶穌面前有突出的善良,所以他問耶穌:「別人得罪了自己,究竟要饒恕那人有多大的限度呢?」(太18:21)他內心可能在想:「我彼得胸襟廣闊,大概會饒恕那人七次。」按猶太教師規矩,那人犯罪,寬恕那人三次便夠了。耶穌教導我們,不管別人要求多少次饒恕,只要是真誠悔改,我們都應該饒恕他們(路17:3)。

  • 耶穌在這裡說要饒恕別人「七十個七次」(太18:22),不論是77、或70 x 7 = 490,那都是對別人有無限恩慈和憐憫的意思。
  • 耶穌隨後又用譬喻解釋其中的意思(太18:23-35)。這僕人欠 主人一千萬銀子,原文是六千萬得拿。當時一個工人一天的工資約一得拿利1,那就是僕人欠主人十六萬年工資,那是天文數字,根本難於償還。僕人俯伏求主人寬容,主人就動了慈心,免了他的債!
  • 僕人的同伴欠僕人十兩銀子,原文是一百得拿利。按當時工人一天工資約一得拿利,那就是同伴欠僕人差不多三個月工資。這僕人不寬容同伴,將他下在監裡。僕人的行為也受到其他人討厭,就把這事告訴主人。主人聽後大怒:「你不應當憐恤你的同伴,像我憐恤你嗎?」(太18:33)就把他交給掌刑的,因為僕人沒有將自己領受的恩典,知恩、報恩於有需要的人身上。

從《聖經》學習饒恕

1. 這能力來自主已饒恕我:

* 前文所述的僕人是惡僕,他拒絕了主的憐憫,不寬恕只欠他十兩銀子的同伴。「他不肯」(太18:30),這反映出他沒有經歷主人的憐恤和饒恕。

* 當我們不能接受神的恩典和饒恕時,也不能給別人無條件的愛、饒恕和恩典。我們之所以能夠寬恕那不值得寬恕、曾經傷害我們的人,因為我們也屢次得罪天父。饒恕的動力皆因主饒恕了我們。

2.   主動地找那得罪你的人:

  • 以溫柔的態度。「弟兄們,若有人偶然被過犯所勝,你們屬靈的人,就當用溫柔的心,把他挽回過來;又當自已小心,恐怕也被引誘。」(加6:1)
  • 採取主動。「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指出他的錯來。他若聽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他若不聽,你就另外帶一兩個人同去,要憑兩三個人的口作見證,句句都可定準。」(太18:15-16)這裡「去」字出現兩次,我們可以用理由、不含憤怒地與對方正面對話。那弟兄「若是不聽他們,就告訴教會;若是不聽教會,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稅吏一樣。」(太18:17)雖然他們不能在教會裡事奉,但我們仍然渴望他們回轉。
  • 神應許會在我們的衝突中,與我們同在。「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甚麼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因為無論在那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太18:19-20)這裡是指在事情解決時,雙方選擇在天父面前禱告,在主前清楚交待。在雙方復和時,主耶穌也會蒞臨其中,神必在會中主持審判(詩82:1)。

3.   饒恕不受憤怒苦毒控制:

  • 一天仍不寬恕,受害人仍覺得自己能操縱對方,可以任意地責罵那人。「是他先得罪我,我是受害人啊!」當你沒法咽下這口氣,憤怒就成了這個局面的主人,不能改變已發生的事;而你卻被苦毒控制,成了憤怒的奴隸,你的安全感會被整體負面的情緒操控。
  • 饒恕能使你免入更大的試探,心含憤怒會帶來惡性循環。對受害人來說,一天不寬恕,一天仍可指著對方的鼻子、看準機會控訴對方。不幸地,那人便成為你的負面偶像,你常常抓緊機會要報仇,自己的屬靈標準因此而降低。「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羅12:21)對方的惡行挑撥起你的惡念罪性,你豈不落入更大的試探裡麼?

4.   願意接受別人醫治幫助:

  • 饒恕背後有很多傷痕和印記。你的父母、兄弟姊妹都不是完全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有意無意傷害你。朋友在你需要幫助時出賣你、甚至歸罪於你。情人不顧你的感受拒絕你,或許你的配偶曾立誓保護你,現在卻背棄你,甚至離開你,並將所有過失推在你身上,要你一個人獨力承擔。
  • 主耶穌現在問你:「你老是審判別人,還是先注意處理自己,尋求醫治呢?」你必須先處理自己的感受。
  • 「耶穌看見他(癱子)躺著,知道他病了許久,就問他說:『你要痊癒嗎?』病人回答說:『先生,水動的時候,沒有人把我放在池子裡,我正去的時候,就有別人比我先下去。』」(約5:6-7)這癱子問非所答!他沒有俯心自問:我是否願意接受醫治?癱子只向耶穌投訴、怪人、認命、自憐、怨天尤人。其實你可以告訴人:「我要接受別人的幫助。」

5.  各人要負上自己的責任:

  • 你的責任是一己反省,有否需要改善的地方。要緊記:審判權在主的手。「我雖不覺得自己有錯,卻也不能因此得以稱義,但判斷我的乃是主。所以時候未到,甚麼都不要論斷,只等主來,他要照出暗中的隱情,顯明人心的意念。那時,各人要從神那裡得著稱讚。」(林前4:4-5)
  • 當你覺得別人時常傷害你,你也要找出傷痛的原因:是否自己積藏許多規矩?對人對事期望過高?當別人無法依從你的規條、界限、期望處事待人,你便覺得他們有所冒犯,心存積怨,其實別人可能也不知道得罪了你。你不作無謂的期望,根本就不會受傷害,那就不用饒恕了。

6. 饒恕人是主耶穌的命令:

  • 「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上帝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弗4:32)「倘若這人與那人有嫌隙,總要彼此包容,彼此饒恕;主怎樣饒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 西3:13)
  • 上述兩段節經文都指出一個人的生命改變。我們有了頭腦上的認知後,繼而要有心靈和行動上一致配合。你若明白神的愛,便應該立即有生命的改變。

7. 聖靈掌管,全是恩典!

  • 讓聖靈掌管你心。「況且我們的軟弱有聖靈幫助,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只是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歎息替我們禱告。鑒察人心的,曉得聖靈的意思,因為聖靈照著神的旨意替聖徒祈求。」(羅8:26-27)
  • 防止有自以為義、有善心去饒恕別人的心態。當你說饒恕人時,對方可能也有被傷害,因為有時雙方都有傷痛的感受,要讓聖靈隨時管理你的心,謹記我們學習彼此饒恕,那全是主的恩典!

學習饒恕的步驟

1. 承認被傷害的地方:找一天,靜下來,拿起筆...

- 列出對你傷害的人和事:將人與事分開,理性客觀地思想。

- 列出對方主動衝擊著你:他忽略向你所作過的行動作為。

- 列出是甚麼言語傷害你:如貶低自尊、搖動自信、侮辱或損害性的咒罵。

- 列出他甚麼態度傷害你:是眼神嘴角?那些神態代表輕視、拒絕、敵意。

- 列出對方破壞的行動:如打打罵、攻擊、破壞物件。

2. 承認被受傷的感覺:細心思想,勇敢面對自己的內心感受...

- 真實面對當時負面情緒:如失望、不滿、憂慮、怨恨、煩躁和憤怒。

- 以勇氣承認被傷害結果:身心靈受挫、經濟損失,甚至社交圈子縮窄等。

- 以毅力對付身心靈不適:失眠、血壓、背痛、筋骨痛、靈命倒退。

3. 找出創傷的原因  /  4.  解決創傷的方法 兩點相提並論如下:

a) 找出創傷-基本身心靈需要:身心靈的需要沒有得到平衡滿足。

解決創傷-選擇以健康的方法,滿足身心靈基本需要。身體需要飽足、休息、運動。心靈要受到尊重、愛、公平、安全、自信

b) 找出創傷-達不到期望:關係越親密,期望越高,失望機會越大。有些人更隱藏自己的期望,以為親人會明白。

解決創傷-建立合理期望:合乎《聖經》、合理、健康的期望。明白別人也不完全、軟弱、受創。別人有愛,但也不懂得如何表達。 隱藏期望必須說明表達,無人能知道自己內心需要。

c) 找出創傷-界限被侵:當事人為別人的情緒、信念行為負責。同時,若自己不為自己情緒、信念、行為負責,也會引起不正面後果。

解決創傷-訂立健康合理界限:不要老為改變別人而活。選擇讓別人承擔自己的選擇。不讓自己成為他人的「拯救者」。各人要面對自己應有的責任。

d) 找出創傷-規則被損:明顯和隱藏規則被別人輕視和損毀。多數規則來自原身家庭,包括平日禮貌、社交禮儀、理財原則、溝通技巧、家中責任、衝突處理。

解決創傷-規則重修:老規則是否合宜,是否適合現今或家庭成員需要?這些規矩是否符合《聖經》原則?

e) 找出創傷-負面思想:黑白絕對(例:他完全這樣沒有分寸處理),妄不結論(是或否已下結論,不需真憑實據),普遍化(多次或重覆再做,沒有變),忽略正面(又再重做)。誇張(例:學業失敗必一事無成),貶低或輕視(例:他攻擊人至一文不值)。怪責(永不滿足,亦達不到自己理想),主觀推論(以情緒帶動),應得(時常以應得、應該、必定作回報),挑剔(常感不滿,找出別人不足,怪責對方)。

解決創傷-找出歪曲的地方:以正面、健康、《聖經》原則去調整。面對黑白絕對:他不是這樣,或許只受情緒控制。面對妄下結論:leave benefit of doubt 不可以一人為批評,要以真憑實據及多人見證。面對普遍化:「永遠」,「常常」也有例外情況。面對忽略正面:他的行為比起數年前已有不同。面對誇張:提防自己形容事情與事實不相符。面對貶低或輕視:小心自己忽略對方人格、價值。面對怪責:學習為已成就的事感恩。面對主觀推論:感覺不到便推論別人不愛自己。面對應得:神會以世事也有例外,但神會保守。面對挑剔:自己檢討自己也有樑木。

f) 找出創傷-不健康信念造成創傷:對神的認識不完備(神不公平、神是嚴厲等),對人信任不完全(我只靠自己,沒有人是真的),對自己(努力滿足自己)。

解決創傷-以健康《聖經》信念取代不健康信念:認識神的愛、神的良善、神的公義、神的憐憫。我可以學習信任在主裡新造的人。我在主裡可得滿足。有些關係可得喜樂,但不能完全靠那些關係滿足自己。

g) 找出創傷-價值觀被忽略造成創傷:追求討人喜悅多過神,追求物質多過關係,追求飲食多過生命,追求結果多過過程,追求賺取多過施與。

解決創傷-重新校正價值和次序:學習以永恆作決定,學習順服神,學習以《聖經》真理作原則。

h) 找出創傷-不健康的態度:完美主義(不容許自己和別人任何錯誤),自私。

解決創傷-校正不健康態度:接受自己和別人錯失,顧念別人感受。

5. 饒恕是意志決定:

首先是自己願意要饒恕,那是一個堅毅的心意決定。有決定才能帶動進一步的行動,然後禱告求神給與智慧、勇氣和能力,帶領下一步應該怎樣做。

(作者為城北華基牧師、專業輔導員。)

1  得拿利是當時代的幣值。

Last modified on 週一, 12 四月 2021 14:33
Facebook Image

華基聯會

相愛合一 . 培訓門徒 . 增長植堂 . 普世差傳 . 社區關懷

地址: 2750 14th Ave., Suite G-05, Markham,
ON L3R 0B6

Tel: (905) 479-2236   Fax: (905) 479-2232
E-mail: admin@acem.ca
Website: http://www.acem.ca

Contact Us

Required *

  Refresh Captcha  
   

K2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