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梁淑美(多倫多)

緬北的故事

Written by 林梁淑美傳道
20 五月 2020

李金榮與張興菊

李金榮是生長於緬甸北部的漢人,爺爺放馬,有次馬 匹失蹤,被人冤枉;後更因腳患死去。當時奶奶很痛苦, 有一位牧師關心向她傳福音,她和三個孩子都信了耶穌。
金榮的爸爸是老師,帶領妻子信主,兩人都很愛主。 神祝福他們生養眾多,有12個兒女,但家境十分困難。父 親去世時,金榮只有14歲。母親每日以淚洗面,村裡的趙 約拿牧師把他和姐姐帶到緬北腊戍,到查天儒牧師、張茂 蘭師母創辦的「恩慈之家」孤兒院。在福音協傳會助養計 劃下,華基教會的劉天貴弟兄自1996年成為他的助養人, 一直到他離開孤兒院為止。那些年間在查牧師教導下,他 16歲立志獻身服侍神。

20歲認識一些壞朋友,無心事奉神。為了逃避奉獻, 接受腊戍新光學校魯金蘭牧師的邀請,到萬宏鄉孟薩市當 老師。那裡沒有傳道人,學生千多人,多是外面遷入的孩 子。當老師兩年來,上帝仍不斷呼召他;直到發生嚴重車 禍,他才流淚悔改,去泰北伯特利神學院裝備自己。其後 回到孟薩作傳道和老師,每天帶領50多位老師靈修早禱。 這是教會學校,很多老師卻仍未信主。

問: 如何教導孩子實行十一奉獻?

答: 「你們要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使我家有糧,以此試試我是否為你們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與你們,甚至無處可容。」(瑪3:10)這些經文我們都耳熟能詳,但我們怎樣教導孩子明白這個道理,又願意實行呢? 很多父母帶孩子上主日學,在課室門口給孩子一兩個錢幣,告訴他們是作奉獻用,讓孩子學習參與奉獻;不過,孩子很少能明白奉獻的意義。

在孩子學習奉獻之先,先解釋以神為首;一切都是從神而來,包括生命、家庭和工作,都是神的恩典,所以要有感恩的心。可以用該隱和亞伯的故事,使他們明白金錢是勞力得來的報酬,為了感謝神的供應,將當得的收穫奉獻給神。孩子長大一點,讓他們明白主耶穌的救恩。最好的回應方法是愛神和遵守祂的誡命;凡事感恩,凡事以神為首。這是一個最直接幫助孩子與神建立關係的方法,其他教導才有基礎和意義。

福音本是神的大能

2月20日至3月6日有機會跟吳克定牧師、羅川傳道和三位成員前往越南及老撾短宣。每到一個地方,有機會接觸當地神的僕人,被他們的故事深深打動,現分享一些故事。惟涉及福音封閉國家,人物名字不能公開。

D牧師多次因傳福音被召到警署問話,受到無理對待,生命受到威脅。有次他被兩組警察輪流毒打,第三組警察更用電棒打,令他頭破血流,膝蓋被打碎而大叫。師母在另一房間聽到他的叫聲想走過來,警察將她推倒撞牆,令她不省人事。警察找來一個醫生,醫生說要送她到醫院,警察不單沒有這樣做,更把她拋棄在一公里外的郊野。D牧師一拐一拐去找師母,倆人最終被人送到醫院,生命才沒有危險。牧師的膝蓋受了重創,自此只可走短程的路;經過多方交涉,他和教會才不再受攻擊,可以自由敬拜。

X牧師為了讀神學,多次攀山越嶺,徒步三天路程,偷渡到中國雲南上課。有次一去五個月,回來後才知道師母為他生了第三個孩子。十多年前未有手機,彼此音訊全無,真是連他是生是死都不知。有次他偷渡時被邊境軍隊截查,他藉口要到中國醫病才脫身。總之每次歷盡艱辛,他都鍥而不捨;今日成為苗族十多間教會的區域領袖,惟當中經歷真不為外人道。

早年查天儒牧師、張茂蘭師母憑著愛心,在緬甸北部開放自己的家,收養一班孤兒開始「恩慈之家」;25年來已發展14間,收容無數孤兒、單親及貧困無依的孩童。時至今日,除孤兒院外,還有20多間教會學校、10間學生中心,一些教會佈道所,以及一所神學院。

緬甸「恩慈之家」

過去20多年,高雲漢牧師帶領華基教會不間斷地支持他們,故此今年邀請聯會黃少明會牧和吳克定牧師為「恩慈之家」25周年慶典講員。吳牧師帶領五位弟兄:愛正堂的姚筱城、陳榕生、趙寧、劉天貴和城北堂的張維良;還有我和陳穎洲兩位姐妹組成短宣隊出席。五位弟兄是到緬北腊戍約45分鐘車程的像海小村,替學生中心安裝淨水系統,這個工程相當困難複雜;我與陳穎洲則負責做兒童事工。

我最初幾天除了去兩個學生中心做兒童活動外,也參加美航中心的崇拜和證道。我教了短短兩天的英文歌,孩子們便在崇拜中獻詩,還唱得頭頭是道。這間鄉村教會佈置簡單,只有一個結他伴奏,講普通話要翻譯成緬語,臺上臺下卻同心讚美,歌聲響徹整個會堂,完全不覺語言隔膜,我心裡充滿感恩。我當日證道:神就是光!我確實感受到神藉著祂忠心的僕人使女,將基督的愛帶到這個充滿佛教偶像的地方;基督的真光照亮這片屬靈黑暗的土地!

踏上事奉的路

Written by 林梁淑美傳道
10 四月 2017

我於1981年在愛正堂受洗,雖然在高牧師教導下,知道華基教會十分注重差傳事工,可是我總覺得那是屬靈人的事,對於我這名小信徒,沒有什麼關係。每年的差傳年會,除了聽聽外來宣教士的經歷外,很少參與其他特別的聚會。

1996年,我參加一個差傳主日學,是羅曼華博士「薪火相傳」錄影帶課程。主日學老師陳詠虹姊妹請每位同學選讀一本宣教士傳記,然後在班上有讀書報告。當時我選讀《戴德生傳》,認識戴德生牧師的一生,尤其他到中國的刻苦宣教歷程。他雖然經歷各種困難,摯愛的妻子及幼兒亦病死中國,他仍不後退,努力不懈地在中國內地傳揚福音,建立牢固的事工,最後也死在中國。他的名句令我刻骨銘心:「假使我有千鎊英金,中國可以全數支取;假使我有千條性命,決不留下一條不給中國。」一個愛主的人可以將一生、甚至家人毫無保留地獻上,為主使用。在神的國度裡,因著他的委身,很多人得到永恆生命。

Facebook Image

華基聯會

相愛合一 . 培訓門徒 . 增長植堂 . 普世差傳 . 社區關懷

地址: 2750 14th Ave., Suite G-05, Markham,
ON L3R 0B6

Tel: (905) 479-2236   Fax: (905) 479-2232
E-mail: admin@acem.ca
Website: http://www.acem.ca

Contact Us

Required *

  Refresh Captcha  
   

K2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