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苦和罪既存在,上帝是否並非至善呢?

有些人揚言基督教之上的是心理變態的,甚至有虐待狂的,因為祂故意降禍於人,然後又以觀賞世人在苦難中的熬煉而自娛。可是以上帝為虐待狂的論調與《聖經》所展示上帝之本性不相符,大衛說:「耶和華有憐憫、有恩典、不輕易發怒、且有豐盛的慈愛。祂不長久責備,也不永遠懷怒,祂沒有按我們的罪過待我們,也沒有照我們的罪孽報應我們。天離地何等的高,祂的慈愛向敬畏祂的人也是何等的大;東離西有多遠,祂叫我們的過犯離我們也有多遠。」(詩103:8-13)

上帝既是滿有慈愛的,祂就不會好像一名暴君般去觀賞世人的苦楚而無動於衷。祂實在看到人類根本的問題,並要根治此問題。人類最基本的問題並不在於糧食不足、人口過多、犯罪猖獗、核戰威脅等社會問題。這些問題雖然是嚴重的,然而只是病癥而非病源。人類基本的問題,在於與上帝之間的關係疏離隔絕了,因為人濫用了他的自由意志,為求脫離上帝而自主自治,以致人與上帝之間原先和好的關係受了蒙蔽,破裂了神人之間的關係,進而導致人際關係之疏離及人物關係之失調。

再者,若說上帝觀賞世人的苦難是心理變態,即宣稱上帝以外另有一更高之標準,我們以此為衡量的準則。然而,若上帝以上另有一標準,此標準也應該就是等於上帝了,但是《聖經》啟示上帝才是唯一的標準;大衛又說:「耶和華的律法全備,能甦醒人心;耶和華的法度確定,能使愚人有智慧;耶和華的訓詞正直,能快活人的心;耶和華的命令潔淨,存到永遠;耶和華的典章真實。全然公義」(詩19:7-9)。上帝的本性就是愛,此愛是人倫之愛的根源;上帝是善,此善亦是人間之善的基礎。如此類推,即發現人間道德的標準乃是源於上帝的本性,而祂的本性以外就沒有別的標準。

2、苦罪若存在,上帝是否並非全能呢?

《聖經》所啟示的上帝乃是永恆又全能的(無所不能),祂是創造萬有的主、也是維持萬有存活生命的主。摩西詩云:「主啊,祢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諸山未曾生出,地與世界祢未曾造成,從亙古到永遠,祢是上帝」(詩90:1-2)。《聖經》又說:「耶和華作王!祂以威嚴為衣穿上;耶和華以能力為衣、以能力束腰,世界就堅定,不得動搖」(詩93:1)。又說:「祂是神榮耀所發的光輝,是神本體的真像,常用祂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來1:3b)

新春佳節,家家戶戶喜氣洋洋,大門上或家中倒貼著“福”字以示福到了,幸福臨到家門,一家人高高興興迎春納福。除夕晚上闔家共餐團年飯,北方人稱為年夜飯,全家團圓,辭舊歲,迎新年。這些都是華人數千年來的傳統習俗,華人基督徒應如何看待民族的傳統禮節和習俗呢?本文以傳統與傳承、轉化與淨化為題,簡略探討文化與信仰的差異、衝突、協調等問題。

作為華人基督徒,我們要認清楚自己的位份與身份;我們生來是華人,來自五湖四海的炎黃子孫,現定居加拿大,有些人持有加拿大國民的身份。信主後,我們成為天國子民,既擁有屬天的位份,也持有屬地的身份。這多層重疊的身份與位份,構成我們對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有著千絲萬縷、錯綜複雜、情與結的關係;既有承擔和傳承,又需要有淨化與轉化。五千年中華文化的發展,對天和上帝的觀念已經引進了不少人文主義的思想和怪力亂神的習俗。故此,我們需要按照聖經的啟示對傳統習俗進行信仰的反思;對中華民族傳統不一概否定,也不是全盤接收。

保羅在《腓立比書》申述他的民族身份時,如此說:「我第八天受割禮,我是以色列族、便雅憫支派的人,是希伯來人所生的希伯來人。就律法說,我是法利賽人」(腓3:5)。保羅並沒有否定他作為希伯來人的民族身份及宗族支派,甚至在書信中,他強調自己是“純種”的以色列人。有一回,他按照律法上的要求,盡上諸般的義,為提摩太施行割禮(徒16:1-3);又在耶路撒冷與同行的四個人行潔淨禮(徒21:17-25)。但是,當保羅認識耶穌基督後,他並沒有被猶太教的律法主義所束縛;他不是因行律法而稱義,而是因信基督得以稱義(腓3:9)。保羅身處雙文化及多語言的環境中,畢生來回穿梭於希伯來與希臘的“兩希”文化體系內,他深切體會到對自身文化及同胞的福音擔當。因此他堅定不移地宣告:「為我弟兄,我骨肉之親,就是自己被咒詛,與基督分離,我也願意」(羅9:3)。他一生所作的都是為著福音的廣傳和靈魂的得救而擺上,文化的認同帶有福音使命的意義和目的:「向猶太人,我就作猶太人,為要得猶太人;向律法以下的人,我雖不在律法以下,還是作律法以下的人,為要得律法以下的人」(林前9:20)。

海枯石爛

Written by 區應毓牧師
06 十月 2020
Published in 區應毓(顧問)

曾去加拿大的東岸一遊,大西洋的旭日,愛德華王子島的紅泥,新賓士域的沙丘都使我心曠神怡,尤其有幾天,黎明即起,到海灘去看日出,一輪旭日,在大西洋的水平線上,初露光芒,真使人驚嘆造化之奇妙,穹蒼之浩翰。

但是每當俯視海岸沙灘的時候,即發現視野所到之處皆是塑膠袋,汽水罐,玻璃瓶,破紙盒等廢物。回想起以前曾踏足加州一沙灘上,根本不可想像此地渡假勝地或是垃圾廢堆。當人口漸漸往海岸的城邑遷移,海岸的污染也日漸上升。據地球高峰會議的研究展示,每年約六百一十萬的垃圾廢物,被傾倒在海洋河道去。再加上石油污染,海洋的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的破壞,在水面的油膜,阻礙覆氣作用,使水中的生物缺氧致死。石油黏附在魚鰓上,使魚類窒息;若黏附在藻類生物上,妨礙浮游生物的呼吸,尤其是供應海洋生態食物鏈的珊瑚礁和紅樹林,一旦受到污染的破壞後,就會構成深遠異常的影響。

原來海真的會枯、石會爛,甚至導致「海枯石爛」的因素,竟然是人類盲目的掉置廢物,致使海洋環境受到污。

我們常以「海枯石爛」來形容愛情的忠貞堅固,永久不變,其實天地以及其中所有的事物都會改變的,無論是透過自然的演變,或是人類的污染,但是惟有愛是永遠長存的,我們所講的愛乃是神的愛,此愛眾水不能熄滅,大水不能淹沒,因為神就是愛。

諸葛臥龍

Written by 區應毓牧師
01 十月 2020
Published in 區應毓(顧問)

成都充滿著歷史古蹟,尤其是三國時代蜀漢的武候諸葛孔明,更是吸引著我的心弦。當我步入錦江南岸的武候祠時,劈頭而來的乃是岳飛揮涕走筆所書寫的「前出師表」及「後出師表」。

諸葛臥龍先生為著圖報劉玄德三顧草蘆的恩情,鞠躬盡瘁地獨撐艱危。正如流落川蜀的杜甫所言:「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此忠義剛勇的將相,至死不渝的忠心,深深激盪著我的心。

當我站在岳飛手書「前出師表」之石刻下面,游目欣賞此詞賦及書法時,這兩位古人——孔明與岳飛的英烈耿直、堅苦剛毅的愛國熱誠,在我心胸內產生無限的感慨。尤其是讀到諸葛亮勸告後主「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之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之所以頽也。」心中呈現出一位忠耿的老臣僕,苦口婆心地善勸他的幼少帝王劉襌。這位羽扇綸冠的孔明,自受命於劉備,夙夜匪懈,惟恐不效地去興復漢室。臥龍的肝膽與岳飛相照,那時岳飛經過南陽遇雨,竭於武侯祠,細觀壁上的石刻題書,「不覺淚下如雨」,惟英雄能識英雄。背上刻著「精忠報國」的岳飛,感懷著臥龍先生的忠烈,正如杜甫所題「忠臣遺像肅清高」,肅靜清高,點出了孔明的神態深刻地烙印在岳飛、杜甫等人的心靈裡。

紅葉寄情

Written by 區應毓牧師
17 九月 2020
Published in 區應毓(顧問)

不久前,與友人同去楓葉行,那時天氣尚是和暖,芳郊綠遍,小徑紅稀,遍山「綠瘦紅肥」的景色尚未出現。但過了不久,在一場愁雨過後,柳絮撩亂,大地更換了新衣裳。門前的山岡小丘上,紅葉多姿,漫山遍野,色彩紛呈,揉合成一副清雅秀麗的彩畫。

友人望風懷情,想起杜牧的詩:「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加國的紅葉確是別有一番的風味,楓樹約有七種:糖楓、黑楓、紅楓、銀楓、山楓、柳楓及絮楓。加拿大國旗上的紅楓葉國徽屬於紅楓,紅楓的葉共有三片,形狀均齊對稱,十分悅目可人,難怪加拿大人選為國徽代表。

萬古雲霄

Written by 區應毓牧師
31 八月 2020
Published in 區應毓(顧問)

曾去過四川成都一遊,友人帶我們上青城山,行行重行行,頗有「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之概。

我們一會兒爬梯階,一會兒坐小船,一會兒坐吊車,好不容易上了山頂,雖不致「凌絶頂,覽眾山」之勢,但在此青城山上,一覽成都這個中國西南部的文化古城,遠眺此天府之都,錦江環城,青城山秀,未嘗不是人生快事。

成都於二千多年前周朝末年,蜀王遷都於此,故稱為「成都」。漢朝時織錦發達,又稱為「錦城」。五代後蜀主孟昶曾遍植芙蓉,故亦號為「蓉城」。成都的歷史名勝古跡甚多,計有唐代詩人杜甫草堂、三國蜀漢丞相諸葛亮的祠堂、唐代女詩人薛濤常的望江樓,秦惠王時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在青城山上環視著如此美好江山、龍蜷處臥,心中驚歎神州大地如此美好的河山,古往今來的文人俠士,都曾登此山,感慨萬千。當我楞視著蔣公中正所提的牌匾「青城山」時,我想到杜甫的思古懷今:「諸葛大名垂宇宙….萬古雲霄一羽毛」。上天下地無遠弗屆的空間,古往今來無盡悠長的時間,頓然間呈現出大名鼎鼎的諸葛孔明的容貌。他手持著一根輕清飄灑的羽毛,將相之材,躬耕南陽,為要圖報劉備三顧草蘆之恩,決心興復漢室,獨撐艱危、至死不渝。

亦神亦人

Written by 區應毓牧師
12 六月 2020
Published in 區應毓(顧問)

無可否認,每一個宗教都有其特色之處。若問基督教與眾不同的地方在哪裡?我們可以直言、一語道破地說:耶穌基督是神成為了人——道成肉身。

《聖經》開宗明義啟示此由上下貫的進路。約翰指出:「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約1:1,14)保羅更進一步闡釋此理,他說:「祂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腓2:6-7)再者,《希伯來書》的作者綜合耶穌基督神性與人性的教義,陳明記述:「祂(基督)是神榮耀所發的光輝,是神本體的真像,常用祂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祂洗淨了人的罪,就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邊(1:3)….兒女既同有血肉之體,祂(基督)也照樣親自成了血肉之體,特要藉著死,敗壞那掌死權的…(2:14)」

基督教的特色乃是基督道成了肉身,與有血有肉的人類認同;也就是說,此無限的神,進入了歷史的廊階,取了一個有限但沒有罪的人性。祂如此作,目的乃是出於愛世人的心,祂不願意世人沉溺於罪網苦海中而滅亡。故此,祂親身來到世上,與人認同,就能擔當了世人的罪,以祂的肉身,被釘在十字架上,代替世人接受了罪的刑罰。一位無罪的義者,替代我們成為罪,並且忍受十字架的苦難。最後,祂也復活勝過死亡,完成了拯救世人的大功。

智者不惑

Written by 區應毓牧師
08 六月 2020
Published in 區應毓(顧問)

智慧與理性是人的特性,我們可以記憶往事,反省歷史,觀察事物,思考判斷及想像推敲。智慧是人類適應環境的能力,人能夠回顧過去,超越現在,並展望將來。從來沒有一頭狗會自我反省,寫成一本狗的歷史書;也沒有一頭黃牛自覺地問:為何黃牛吃青草,出白奶,長出血肉呢?更沒有一隻河馬於沈思中自問:我是從那裡來?現在生活的目的如何?將來又會到那裡呢?

其實,我們的腦子雖小,只有兩、三磅重,郤內涵著約30兆個「神經元」細胞,相互交織,組成一個極複雜的神經網。甚至,有些神經元的聯絡接觸處約有六萬個,相比世上任何的電腦通訊系統,其複雜程度及效率超過幾千倍。通常一個信息,由眼睛的感光細胞曝光後,以每小時三百哩的速度傳訊至大腦。一般而言,慣用右手寫字的人,他的左腦是支配思考力,而右腦是控制藝術才華的。

宇宙之光

Written by 區應毓牧師
15 五月 2020
Published in 區應毓(顧問)

台灣有一份頗有份量的雜誌,名為《宇宙光》,顧名思義,外太空的光對地球是產生著一定的影響。

宇宙光其實不屬光線,乃屬電磁波的一種,是從外太空而來,以極高速度射入地球大氣層的質點微粒。它的能源比其他的幅射線為強,穿透力又高。宇宙光的本身是高能量的氫核質子,或少量的氦核。這些氫核的量超過一億瓦特,並且每秒以一億億次的頻率,直逼地球。當它們射到地球的大氣層時,碰著大氣層的原子或核子,彼此碰撞時,便會產生核子蛻變。一般而言,大氣層近地面的一層是氣和氮份子,高一些是原始狀態的氧層;再高一層,就是氫核。

當宇宙光的微粒與地球大氣層內的核子碰撞時,就會產生轉換程序。一個中子會吸收宇宙光微粒的能量後,變成帶正電(陽電荷)的質子來,然後將其帶負電(陰電荷)的電子排出,形成卑他人(Beta)射線。另一個情形,是核子於吸收能量後,變得不穩定,然後行內在的協調,致使兩個中子與兩個帶正電的質子結合,能成亞法射線 (Alpha)。在這些動盪中,帶著電磁能源的迦瑪射線 (Gamma) 就會產生。這時,宇宙光的能量經已分化成軟性的射線,如迦瑪射線及硬性的射線,可以穿透地球的大氣層。

疫情中呼求神

Written by 區應毓牧師
13 四月 2020
Published in 區應毓(顧問)

1. 往上看:主啊!求祢讓我們不要單是往下看,只看到全球 性(pandemic)新冠病毐 (coronavirus) 的肆虐。

求主讓我們舉目往上看,看到上帝祢榮耀的冠冕 (Corona of Glory)—— 父神祢的榮光 (Shekinah Glory of God)。

祢是這位全能、全在、全知的神 All-Mighty (Pan-potent, Omnipotent), All-Present(Pan-present, Omnipresent),

All-Knowing (Pan-scientia, Omniscient) God。

2. 往前看:主啊!求祢讓我們往前看,看到不單是現今疫情 的嚴峻,而心驚膽慌;而是看到上帝祢是昨日、今日、明 日的主。祢是昔在、今在、永在的神;在祢的裡面並沒有 轉動的影兒,祢的屬性和應許是永不改變的。祢仍是掌管 著未來的上帝,求主讓我們確認:明天將會更好、更光明 燦爛。

星空奇遇

Written by 區應毓牧師
19 四月 2020
Published in 區應毓(顧問)

「太空,既神秘又奇妙。太空船冒險號正在探索太空中新的生命,新的領域,勇敢地邁向人類前所未到過的地方…」這是「星空奇遇」(Star Trek)的開場白,冒險號代表著人類探求新的知識之慾望。當冒險號在太空中縱橫馳騁疾飛時,也反省著在人類內心對太空領域之好奇。每當夜闌人靜時,我們巍然然昂首,繁星點點,斜月半窗,我們都會俯首自問:「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甚至夜已三更,金波目光暗淡,北斗玉繩低轉時,我們更會驚嘆:人算甚麼呢?

然而,與生俱來,人類都有天賦的探險精神,在矇矓遠古的洪荒時期,紅日西沉,繁星點點滿佈天空,遂引起探索的好奇,征服的慾望。人類盼望有一天能超越自身的限制,脫離地心吸力的束縛,一躍就能騰雲駕霧,一翻筋斗即十萬八千里。記得公元前兩世紀時,一位古希臘史學家盧西安(Lucian)寫了一部幻想小說「真實的歷史」,描述一艘船被巨浪捲到月球上,目睹月球帝國與太陽帝國的爭權奪利等事情。星空旅程正反映了人類渴求的願望。

旅程中尋索屬靈啟迪

Written by 區應毓牧師
03 七月 2019
Published in 區應毓(顧問)

宣教士戴德生墓前遐思

戴德生與中國教會

自1994年我在中國走訪大江南北,曾多次去到江蘇省鎮江市,在戴德生牧師(James Hudson Taylor)的墓碑前默想,碑文下端刻著《哥林多後書》12章2節:「一個在基督裡的人」(A Man in Christ)。一個在主裡的人,就如史托德(John Stott)所說:「若主誠然是主,祂必須全然是主。」(If the Lord is the Lord at all, He must be the Lord of all.)

戴德生的名言:「我若有千磅英金,中國可以全數支取;我若有千條性命,絕對不留下一條不給中國。」「不,不是為中國,是為基督。」近年,戴德生與妻子瑪莉亞的墓在湖南長沙重新出現,並且移去鎮江,與墓碑再度組合在一起。我曾多次去到長沙,在戴德生當年事奉過的地方祈禱,昔日感動戴德生的靈激動著我的心靈。戴德生去世前,他所創立的「中國內地會」,宣教士已增至828名,分別來自英國、歐洲、美國和加拿大;他們事奉的範圍遍及中國18個省份,北至蒙古,西北到新疆,西南至雲南。

一帶一路福音傳

Written by 區應毓牧師
08 十二月 2016
Published in 區應毓(顧問)

2013年,亞洲論壇在中國海南省博驁召開,提出「一帶一路」的經濟戰略。「一帶」是絲綢之路的北絲綢,建設鐵路的基礎設施;「一路」是南絲綢,透過海路建立貿易聯絡網,這是中國對世界宏觀的經濟與政治戰略。

「一帶」是古代絲綢通商往返的路線,今日的意思是要興建一條或多條鐵路,計劃這條鐵路約5萬9千公里,從武漢、重慶、成都一直延至中東、波蘭、德國及歐洲各地。中國近年來興建高鐵的技術非常先進,眾多的高鐵已連貫整個中國。

「一路」是海上的南絲綢之路,從土耳其經過波斯灣、孟加拉、泰國,到中國沿海一帶的福州、彰州各地。這是用非軍事方法,以經濟的策略,連結68個國家、總人口44億(全球人口的63%),投資總額約63億的項目;把東南亞、北非、歐洲聯盟都串聯起來,帶動全球經濟24%,而且在沿途開發許許多多的基礎設施。

這個聖誕不冷

Written by 區應毓牧師
18 十二月 2015
Published in 區應毓(顧問)

加拿大每年動員約一萬名員工,回答超過一百萬封寄給聖誕老人的信件,內容大半是人們心中的願望和要求,及希望得到的禮物。芬蘭每年運用45萬元,將回答的信件郵寄去聖誕老人住在芬蘭極北之處 Lapland。格林蘭(Greenland)每年使用200萬元來吸引遊客,去Nuuk觀光,因為人們認為這是聖誕老人的老家。瑞士和波希米亞(Bohemia)更有聖誕婆婆 Anta Lucia,義大利稱為 Befania。來自冰凍北國的聖誕老人,真的能夠成為帶給人們溫暖的標誌嗎?抑或他只是人們心中的空想而已!聖誕節的真正意義是甚麼呢?這個聖誕要
如何過得不冷呢?

平安夜的平安

聖誕節是紀念上帝進入人間,帶給世人希望、光明、溫暖、永生、平安的日子。第一個平安夜發生在二千
多年前巴勒斯坦的伯利恆野地裡。平凡的牧羊人,在漫長的黑夜裡正看守著羊群。那時,天使在主的榮光
中向他們顯現,傳遞給他們一個劃時代的信息。以色列人當時正處於羅馬帝國的統治下,活在屬靈的黑暗
中。有400年之久,耶和華神沒有賜下先知的話語,並且主的榮光已經離開了聖殿(以西結書第10章)
。上帝卻揀選了這些在當時社會中沒有地位,甚至是職業低下的牧羊人,向他們啟示這個絕不平凡的信
息。天使在主的榮光中顯現,第一句的說話就是平安的佳音:「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
乎萬民的。」(路2:10)我們不需要活在黑暗、恐懼、失落、綑綁、沮喪中,神為我們
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出路。

《馬太福音》記載主耶穌基督「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太9:36)我們需要從這位大牧人的身上,學習如何作一個小牧人。

何人牧養?

上帝賜予教會「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弗4:11)去建立教會、傳揚福音、牧養群羊。保羅指出這些教會的恩賜是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弗4:12)因此,信徒的事奉和牧養功能,並不限於全職的牧師或傳道人,弟兄姊妹亦可以在教會發揮生命牧養的功能,這是教會牧靈的事奉。

使徒彼得指出牧養群羊的勸勉時,他說:「我這作長老、作基督受苦的見證、同享後來所要顯現之榮耀的,勸你們中間與我同作長老的人。」(彼前5:1)彼得將牧養的功能推廣到與他一同作長老的人。我們若再進一步延伸出來,教會牧養的事奉,除了全職的牧師傳道外,尚有主日學老師、唱詩班、小組組長、團契導師、生命導師等教會的職事。主日學老師在他所教的一班內,就是一個小牧人,每週按時分糧給學生,並且以愛心去牧養主日學班內的小羊。唱詩班的成員每週以詩歌來牧養會眾,帶領會眾進入敬拜的實際經驗中。小組組長在生命小組內,以神的話語及關顧的愛心去牧養組員。

誠信的「信」

Written by 區應毓牧師
20 六月 2012
Published in 區應毓(顧問)

人的言語行為要一致,知行要合一、內外要透明、通體要光明磊落。
中國人常說:「一言九鼎」、「一諾千金」,言語上要有信用,生活上要有誠信。又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篇》);「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忠信者,交之慶也」(《管子、戒篇》)。這些倫常教化,都是指向人與人之間的實際關係。
我們強調《聖經》是神的話語,也是我們道德規範的標準。神所定下的道德守則是非常具體的,可以適用於我們日常生活的細節中。

信、望、愛
基督教提倡三個主要觀念:信、望、愛(林前13:13)。信、望、愛,成為了基督教倫理道德生活的基本要素。
「信」是信心、忠信、誠信、信實、信德等觀念。一方面「信」是對信仰內涵之表態,基督徒相信神是愛,主耶穌為世人的罪被釘在十字架上,人可以藉著相信主而得到永生。這是信仰的表白與信心的表態,《聖經》直言:「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衪賞賜那尋求祂的人。」(來11:6)

濁世守清心

Written by 區應毓牧師
28 五月 2011
Published in 區應毓(顧問)

每逢聽到某些傳道人、牧師、長老、執事、教會領袖或弟兄姊妹在道德生活上失敗,心中油然產生戰慄。深深體會到撒但的陷阱、肉體的軟弱和環境的試探,都足以使一個基督徒或傳道人跌倒失敗,使主的名蒙羞。其實,每一個基督徒都要正視此問題:如何能夠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中,出污泥而不染?怎樣在此「邪惡」的世代中,作神無瑕疵的兒女,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呢?讓我們從《但以理書》思考一個信徒如何能夠出污泥而不染,在濁世中堅守清心誠信的生活。

出污泥而不染

當我們走回歷史的廊階,於主前586年,在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城內,有四個年青人,年紀約14、15歲。他們目睹國破家亡、京城被毀、聖殿被滅之淒涼境況。那時,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揮軍攻破耶路撒冷後,將聖殿內的聖物擄去放在巴比倫「瑪督」神廟裏,並將猶大王約雅敬和一些俊美聰敏的年輕人俘擄到外邦(但1:1-7)。此乃巴比倫治國之策,所到之處都挑選當地優秀的年青人,把他們帶回巴比倫,在王宮中訓練他們學巴比倫文字與文化,好讓他們將來能夠在各地治理國事。

但以理與三位摯友就是於年輕時離鄉別井,在異域他邦中生活,經常接觸到異教文忠風俗;尤其是當時的巴比倫城,偶像林立:牛身、鷹翅、人頭的偶像比比皆是,特別是巴比倫城之護城神祇「瑪督」。每天的御用膳食,都必須在瑪督神像前獻祭,才可以食用。但以理與三位摯友都要面對這些異教風俗的衝擊。

愛情長跑

Written by 區應毓牧師
14 十一月 2010
Published in 區應毓(顧問)

中國人對婚姻有一種負面說法,受了近代文學家錢鍾書的影響,他在《圍城》一書形容「婚姻好像一個圍城,外面的人想進去,裡面的人想出來。」他認為未結婚的人想盡辦法去追求,一旦有了婚姻,卻設法要逃出來,這是對婚姻的悲觀看法。

基督徒的婚姻是積極、進取、持久,是一條「愛情長跑」路。我嘗試以《雅歌》看看如何持守愛情長跑。《雅歌》不單喻意說明耶和華與以色列的關係、基督與教會的關係,透過描述夫妻男女的關係,瞭解上帝與人之間的愛。所羅門的《雅歌》(Song of Songs)是歌中之歌,講述所羅門王與書拉密女子的婚姻關係,是所羅門最好的詩歌,也是神為世人保留在《聖經》內,講及男女最親密的描述。

一、    愛的肯定(歌1:5-8):《雅歌》一開始展示一場婚宴,當時所羅門迎娶書拉密女子到宮中,將這女子帶進內室,用愛吸引她的情景。之後鏡頭一轉,女子在宮中單獨沈思,看著外面美好的景色,緬懷過往身世。「耶路撒冷的眾女子啊,我雖然黑,卻是秀美....不要因日頭把我曬黑了就輕看我。我同母的弟兄向我發怒,他們使我看守葡萄園;我自己的葡萄園卻沒有看守。」(歌1:5-6)書拉密女子進入宮殿,見到很多宮女及當時的氣氛,感懷自己只是田間工作的女子,皮膚被烈日曬得黝黑;同母的兄弟強逼她看守他們的葡萄園,自己的葡萄園卻荒廢無人看守,身世可憐,叫所羅門王不要因此輕看她。

社會在劇烈的轉型中,新道德觀挑戰著傳統的家庭教育,身為父母,應當如何在萬變的世代中教導孩子不變的真理呢?據統計展示,北美洲每小時有58個小孩子自殺、134個青少年離家出走、28個未婚少女懷孕生子、44個少女墮胎、376個青少年酗酒、1352個青少年吸毒。北美洲85%的中學生喝酒,57%曾吸毒,33%曾試用過大麻,25%經常用大麻,7%曾用過海洛英。網上色情的生意每年利潤為10億美元,2000萬人每月購買及使用色情物品,300萬人使用色情電話。

社會世俗化之衝擊

以前的家庭較多只有父親在外工作賺錢,母親一般留在家裡照顧孩子。可是,近代大都會的家庭多半需要父母兩人白天在外工作,才有足夠收入維持一家開支。照顧孩子的責任就逐漸由社會不同的單位負責,譬如托兒所、媬姆、學校、社會工作者、老師等。如此一來,教養孩童就變成僵化的制度及專業,政府的教育局與社工人員,就成了判決如何教育下一代的行政單位。

於1980年間,美國加州法院判決凡發現胚胎患有先天性遺傳不健全時,母親必須要墮胎。若父母忽視此法案,孩子長大後,有權利控告父母。強制性的墮胎經已在一些國家內推行,中國的一胎計劃生育政策亦包括墮胎的可行性。

Facebook Image

華基聯會

相愛合一 . 培訓門徒 . 增長植堂 . 普世差傳 . 社區關懷

地址: 2750 14th Ave., Suite G-05, Markham,
ON L3R 0B6

Tel: (905) 479-2236   Fax: (905) 479-2232
E-mail: admin@acem.ca
Website: http://www.acem.ca

Contact Us

Required *

  Refresh Captcha  
   

K2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