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恩(多倫多)

苦难中的信仰行旅

Written by ACEM
22 六月 2022
Published in 陳華恩(多倫多)

陳華恩

苦难之一:意外之妄

德州鎗擊事件過後,一位十歲左右的生還者傷心地說她所有在學校認識的朋友都死了。

苦難突襲我們的世界,此起彼伏。愚昧、野心、人爲錯誤、誤判、童年陰影、性格失衡、制度崩壞、政經勾結...每一樣都可以帶來令人痛苦的事件。這就是我們的世界。似乎任何奢望一個無惡無痛的烏托邦都只是幻想,或人為、虛假、短暫的廸士尼樂園式的製作。

苦难之二:野心之妄

烏克蘭被曾經的戰友、今日的鄰邦打得稀巴爛。

愚昧、野心、謊言、不計後果、無同理心、曲扭的人格、政治角力...大規模地影響且蔓延全世界。《聖經》對世界的罪惡揭露得淋漓盡致,表列清晰: 《馬可福音》7:21-23、《羅馬書》 1:29-31、《哥林多前書》 6:9-10、《加拉太書》 5:19-21、《提摩太前書》1:8-11、《提摩太後書》 3:1-5 。直面現實生活中人的惡與罪,能不沮喪嗎?這世界到底還有沒有希望?

蒙《華基家訊》約稿談論烏克蘭局勢,執筆之時俄入侵烏已一月有餘。筆者不是政治評論員,不會寫政治評論文章。但作為一個生活在互聯網發達,廿一世紀二十年代的地球人,所思所想所接收的資訊不可能與政治分割。如果政治是關乎公眾的權力與資源分配,信仰就不能絕緣於政治,也不應被禁足政治。起碼基督信仰要回答的,是人類在上帝所造的世界中,如何經歷上帝的恩典與救贖。凡生活中牽涉到人應如何活得幸福的問題,基督信仰就不能不給予回應,因為基督的言論及行為沒有逃避這個世界的眾多罪惡,包括個人的和公共權力引起的。並且,祂具體地為一些當時候沒法解決的社會政治問題作出了教導及回應。那我們絕無理由自己絕緣於政治生活或社會議題。不過,基督所提出的方法和答案是有別於人間政客所提出的。畢竟,祂的言辭充滿了神性光輝和人道主義。比如:「凱撒的物歸凱撒,神的物歸神」(太22:21);或者「你說我是王,我為此而生,也為此來到世間,特為真理作見證」(約18:37);又或者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路10);又或者「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太5:44),都離不開當時的政治氛圍與問題。

有人認為牧師不應講政治。然在當前泛政治的處境下,這是沒可能也是不能避免的事。不過我們的角色與任務是為福音而辯,為天國而努力,而不是要為政治服務或為政權而效忠,因為基督徒應該只有一種忠誠,也只能夠有一種生命的效忠,那就是基督,因為基督已經拿走了我們全部的效忠!

在討論俄侵烏之前,有一觀點很重要,那就是對政權、政治、人、神的排序。基督信仰的立場依次的政治權力效忠排序是這樣: 
第一為上帝,基督耶穌;
第二為人,上帝所創造不分種族膚色的人;
第三是國家;
第四是政府,由人民通過自己意願而選出的政治管理形式;
第五是政黨,人民自由組合而成的政治結盟。

奮進的接待

Written by 陳華恩牧師
04 六月 2021
Published in 陳華恩(多倫多)

加拿大華人教會準備好了嗎?

面對當前已經開始的香港人遷徙潮,我們先從兩個數字談起。其一,估計香港有30萬加拿大公民可以隨時買張機票就能回流入境,香港是繼美國後第二大加籍人士聚居地。其二,約14萬大學畢業合資格人仕,過去五年均可申請三年工作簽證,甚至有僱主聘請信就可突破疫情封關令入境。設想:未來一年這兩組人有十分一決意來加拿大,也會有4萬4千華人人口增長,等於本地華人總人口約百分之三;這還沒計算新近申請移民加國、準備申請來加讀書、本地華人留學生、以工作簽證現於香港工作的人…。

如果這些人都選擇這些年間來加拿大,頻繁的入境速度持續,必然對加拿大華人社區以至本地社會帶來好多大影響。樓房需求、就業競爭、文化滲透、族群共融等等都不是簡單的事,必須從長計議。華人教會準備好了嗎?這又應該怎樣準備呢?

悼世澤

Written by 陳華恩牧師
06 五月 2021
Published in 陳華恩(多倫多)

華基聯會的牧者,我的朋友

這原本只是一份寫給自己的字與心思,也是對我朋友、我兄長Philip說的幾句心事。

我很想念他,非常難過的想念他。

十年在華基教會的生活,我腦海中充滿了世澤兄的影子。從被邀應徵到社區中心第一期服侍,又由社區中心走回來多倫多華基教會做主任牧師,大大小小的事我都在他口中得到意見。他是我最能暢所欲言的同工,我們無所不能談,從神學到日常、到教會策略、到辦公室政治;他是我的良朋。

疫情使我們隔離,連最重要的時刻,都不能探望、不能見最後一面。如今他被主接去,生與死的隔閡,比疫症短暫的隔阻更大。

聖誕的主怎樣抗疫?

Written by 陳華恩牧師
15 十二月 2020
Published in 陳華恩(多倫多)

聖誕的主怎樣抗疫?這是一個假設的問題。

真正想問的問題是:「疫情這樣嚴重,今年聖誕節基督徒有甚麼聖誕信息可以講?」

我們大概會說:耶穌賜你平安。或者疫症是上帝的懲罰,我們要悔改。這兩樣我都講過,後來覺得有點不對。第一個答案沒有要求聽者作出行為上的改變,把耶穌說成像個菩薩,一味賜人平安,有求必應。第二個答案嚇人後並不保證疫情就會過去。我懷疑耶穌當年是否就會免於一切天災人禍。

我想,我現在會這樣說:「聖誕的主人翁耶穌,他的生命有抗疫力,你們都來學習一下。」

2020年的COVID-19疫情,對人類的生活造成了史無前例的影響與恐懼,至今仍然未能全部點算出來。作為信仰耶穌基督的教會,我們對世界有甚麼福音可傳?我們自己又是否在這時候被福音再次救贖?是否可以在耶穌基督的身上找到可以模仿和學效的榜樣?

耶穌道成肉身的生命來身是一個美麗的標準,在這意義下他是我們的救主。有三件事,使耶穌可以戰勝疫情帶來的隔閡與恐懼。第一、他的生活非常簡樸。其次、他的人生目標清晰。第三、上帝與他同在,引導他每天的生活。

學習與神同行,可以成為我們在疫情大流行中應該做、而且是可以做的事。

實體聚會重啟

Written by 陳華恩牧師
16 七月 2020
Published in 陳華恩(多倫多)

福音更廣傳 - 謝安國、陳華恩、傅再恩:三位牧師談全省恢復宗教活動

鄭良華

當COVID-19疫情進入夏天後稍為緩和,安省政府把部分行業、民眾活動都分地區和分階段地逐步重啟,但是對宗教活動則似乎較為寬鬆。自6月12日起,全省的宗教聚會便可以恢復,而且是不分地區、不分階段,但要遵照省府的防疫守則。

北約華基教會謝安國主任牧師、多倫多華基教會陳華恩主任牧師和城北華基教會傅再恩主領牧師,三人均異口同聲歡迎省府這樣安排,相信省長道格福特聽從了民眾與宗教領袖的訴求,讓包括基督教的教會以及相關的宗教團體,能盡快和全面地恢復實體崇拜和聚會。

疫情間教會重要角色

不要怕,只要信!

Written by 陳華恩牧師
13 四月 2020
Published in 陳華恩(多倫多)

親愛主耶穌

我真的害怕⋯

我怕受感染

我怕要被隔離而不能見我的至愛

我怕親人病倒

我怕連累別人

我怕經濟衰退

冠狀病毒自去年11月發展至今,變成了瘟疫/大流行,即全球感 染,無一國倖免;且有再發展下去的趨勢。全球一體化下在2020年的今天,作為地球人和基督門徒,在瘟疫這件事上帶出了新的意義和啟示。

我們都是全球公民

我們每一個都是全球公民,都是其 他人的全球兄弟姊妹。全球交通連接比以前任何一個時代更發達,瘟疫傳得更快。從去年11月至今年3月,由否認疫 情到壓止消息、到封關、到伊朗和意大 利突爆、到歐洲失守、到宣佈為瘟疫大流行,這一切是我們這個全球化連繫的結果。在全球連網中,任何一個成員發生的事都迅速變成另一個國家的問題。 每一個國家都是地球成員,沒有一個時候比現在讓我們更體現全球一體化的事實。

無論那一個國家或世界性組織,在疫症期間的任何一個決策,都帶有全球的影響力,只是大與小、正面負面之別。隱瞞疫情,沒汲取過去疾病教訓, 政治考慮過於健康因素等等,都會影響地球上另一個家庭或生命。

主耶穌的教導中,有一句很要命的話:「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太7:21)祂的意思是說,如果沒有切實遵行天父的旨意,空口講白話,沒有任何信仰的實質和價值,那是徒然。耶穌這話至少有兩重的意思:一是,具體的行為比口講說話更要緊;二是,天父才是跟隨耶穌的人之焦點與目標。

同樣的道理,凡自稱是基督徒的人,不能都進天國。如果有人自稱:「我是基督徒(Christian),卻沒有在行為上有所配合,或在處事表現上沒法反映當年基督在世為人的影子;人們就有理由質疑或瞧不起他。

「 基督徒」這個稱號,首先出自安提阿城。

在《使徒行傳》記載中,司提反是第一位被殺害的使徒,當時教會被逼害得厲害。其中自認為逼害信徒是為上帝除害的保羅,卻改了相信先前他所逼害的耶穌。保羅又得了啟示,要向非猶太人(外邦人)傳講耶穌就是基督的道理。其後,耶路撒冷教會領袖之一巴拿巴,前往安提阿去瞭解為何有許多外邦人信了耶穌。他去了後看見很正面的反應,並到保羅的家鄉,把保羅也帶到安提阿。他們在那裡足足住了一年,在當地把基督的道理教導信徒,當然也傳給許多人。

執筆之際, 正值安省保守黨(Progressive Conservative Party of Ontario)選了新黨領;其中一項重要任務,是帶領保守黨參加六月省選,挑戰執政的自由黨(Ontario Liberal Party)。本文以此政治現狀為背景,提出一些要點來思考:一個華人信徒如何參與代議政制政黨選舉。讓我們先勾勒幾點與政治參與相關的命題。

˙ 政治包括政黨、政府和政策,是人類生活的一部份,在墮落了的世界中,自然不能逃脫地也是不完美的,需要被民眾監察。

˙ 政府、教會、家庭、學校、市場等社會結構或系統,都是被創建的秩序,它們彼此不從屬,有其自主獨立運作的原則和規律,卻彼此互補、制衡,使人類集體生命得到發展。1

˙ 在任何一種政體中,基督徒有義務參與政治事務,包括議政、參政,也在代議式民主制度中進行投票(或以示抗議而不投票)。

「 離地」* 是近年在香港流行的一個潮語,形容某些人的想法,甚至行為脫離普羅大眾,不食人間煙火,不知民間疾苦;他們雙腳離地,活於天際,高高在上。

離地現象背後成因是經濟社會狀況,把人分成一層一層,長期在自己的階層中生活,使人看不見其他人的生活而出現言詞及思想的隔閡。我們未必認同階級理論,但社會學家對經濟地位決定人的視點,有一定的道理。這種情況在不斷中產化的基督教會是存在的,也由於基督信仰經常宣講永生並超越的「永恆」內容,使我們的思維更容易出現與群眾脫離,對一般現實生活出現瞭解上的脫節。

更大的任務

Written by 陳華恩牧師
16 一月 2017
Published in 陳華恩(多倫多)

「上帝將永遠安置在世人心裡,然而上帝從此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要人在他面前存敬畏的心。」(傳三章)

被按立為牧師,對我是榮幸又使人心存敬畏的事。從一件往事說起整件事始於37年前一個下午。我在父親的製衣工場內,用衣車作桌子做家課。父親走過來說:「如果有一天你要當傳道人,我會支持你。」那年我15歲,不明白他的意思,只把話放在心裡。四年後我讀《血癌十年》,心靈差不多天天受感動,每晚讀到故事主角潘牧師就流淚不停,想到有人全然將生命交給主,好想自己更愛主,就為自己的生命祈禱。同年暑假回香港參加「港九培靈研經大會」,第二天聽道後在街上走時情緒激動,為到世人不願意接受上帝的愛而落淚,很深感應上帝被拒絕的心痛。我向上帝說:我願意為勸人回轉接受的愛。回到加拿大繼續學業,開始思考畢業前路,忽然想起父親曾說過的話,便寫信問父親,是否記得並確認自己的承諾?「當然記得!」他說,並替我到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拿報名表。

問:「神只幫助那些自救的人(God only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這話對嗎?是否合乎《聖經》原則?

答:這句話與耶穌所說上帝會做的事完全相反。耶穌說天父是完全的,祂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降雨給不義的人(太5:43-48)。上帝愛世人是完全而無分等級,甚至是不看道德性,這種愛是博愛。
如此說來,上帝不會只幫助那些肯自救的人。

上帝對人的博愛好像一種閉上眼睛的愛,日頭「盲目」,雨水「沒眼」,是公平而且完全;人不應在天父的博愛加上限制,而說一些耶穌不會說的話。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祂那裡,祂就給人安息。祂不是說要做好個人責任才幫助你。任何人加添任何條件都惹人誤會,以為天父用等級觀念對待祂的兒女,這都不是福音的信息。福音是無條件,天父沒有選擇性地幫助人。

105 Gibson社區中心外,陽光還是一樣照得耀眼;跟上星期相比,只欠點清涼。我心裡在數點街坊遊園會的經驗與學習,更重要的是,感謝聖靈動工而成就的種種,並學習與上帝同行。心中經常響起一句話:當上帝的靈充滿祂的教會,就甚麼都能作。我們都知道,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教會在社區也是如此。

差不多每一個到過遊園會的人都說:「明年要再搞啊!」我跟同工說,要看上帝為我們今年的活動帶來了甚麼才作打算。當然,一個小社區內,一所華人教會搞的一次社區活動,在20小時內能有接近五千人參與活動,也不算是件小事。我內心有說不出的感激和震撼。試看看人數小統計:

105 Gibson 社區服務的神學反思

全人關懷是《聖經》的教導,也是今日信徒的深層社區神學反思。在加拿大搞社區關懷,對外是多元文化的融和,對內是不同種族和諧協調。多倫多是以西方文化為主,華人團體做社會服務,給人感覺是一小撮人在做些邊緣化的事。

不過,當一間教會願意投資委身做社區服務,那就表示向社區投放最少30至50年的承諾,那是絕不可以低估的力量。教會在某個社區植堂建立,就是決意要在當地為主作光作鹽,成為明亮的燈台,不會隨便撤離或遷移。服侍社區由教會作始點,其中的能量和影響力實在無法估計。

我真的被感動了。

走進四萬七千呎的空間,看見二百多位身穿藍色上衣的義工,老老少少,歡喜快樂地忙著招呼來到的朋友。當主任牧師、議員、城市規劃專家等人,宣佈社區
中心的規劃定位與靈性藍圖方向後,我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寫了以下三點:

  • 教會辦社區中心,是向當地社區發放一個超過三、五十年的未來承諾。
  • 社區中心能像衛星城一樣,帶動週邊的進步力量,透過放射性連結起來。
  • 教會辦社區中心,能把二千會友從靈性消費者變成社區參與者。

沒想到這些社會觀察和文字記錄,竟成了第一封應徵信般,讓我和牧師有見面的機會。

密室中的聆聽者──
回答久久不能饒恕的問題

問: 我的家因人的錯誤而陷入困境,多年來是家中隱而不宣的痛苦傷口。每逢回想,我內心仍充滿憂傷和憤怒,久久沒法釋懷。《聖經》說「饒恕七十個七次」根本沒法做得到,如何是好?
《聖經》說:「有人七次得罪你,又七次回轉懊悔,總要饒恕他。」(路17:4)不斷犯錯仍要饒恕,豈不是縱容罪行嗎?

答: 你提到多年前受家人傷害而久久無法饒恕。
這大概引起了多年的內疚。作為跟隨基督的人, 知道基督對我們的吩咐卻做不到,心中自是多翻掙扎。

Facebook Image

華基聯會

相愛合一 . 培訓門徒 . 增長植堂 . 普世差傳 . 社區關懷

地址: 2750 14th Ave., Suite G-05, Markham,
ON L3R 0B6

Tel: (905) 479-2236   Fax: (905) 479-2232
E-mail: admin@acem.ca
Website: http://www.acem.ca

Contact Us

Required *

  Refresh Captcha  
   

K2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