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志強(城北)
帶給教會的挑戰
我們的國家正面臨人口迅速老齡化的年代,根據2016年加拿大人口普查結果顯示,老人有590萬人,相比新生代14歲以下兒童的580萬人,是第一次長者人數多於兒童的統計結果!據保守估計,到了2031年,接近四分之一(23%)的加拿大人可能都是65歲以上。
一個人從成年邁向中年、老年,或耄耋耆老,可以分為五個進程:
踏進成年 Emerging Adults(18-29歲)、
年輕成人 Young Adults(30-49歲)、
中年人 Middle Adults(50-69歲)、
老年人 Senior Adults(70-79歲)、
耆老 Elderly Adults(80歲以上)。
問:有時看到有人事奉態度跋扈囂張,又將事工當做自己的王國,不准別人越雷池半步,真是氣激!這些驕傲的事奉蒙神悅納嗎?教會不同部門找人擔當職務崗位,除了工作性質外,是否會教導事奉者應有的心態?
答:驕傲者只會高舉自己,對人對事都是以自己為中心,目中無人,否定別人的價值,忘記上帝的恩情。《箴言》21章24節指出:「心驕傲的人名叫褻慢,他行事狂妄,都出於驕傲。」囂張狂傲,自我膨脹,山頭主義和自私的行徑,都是上帝所不喜悅的。《雅各書》4章6節:「…所以經上說:『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
問:我丈夫時常向患有腦退化症的母親傳福音,這會有用嗎?老人家只是支吾應對,可能五分鐘後就失憶忘記了!
答:你丈夫時常向腦退化、患失智症的母親傳福音,這是作為子女關愛的表現。他期望母親能認識主耶穌,承受永生的福氣,這種心態都是每個基督徒的祈願和盼望。
我們向這類病患者傳講福音,是否有效、有用,並非由我們去決定;因為神有完全的主權,而祂的心意是「願萬人得救,明白真理」(提前2:4),《約翰福音》也指出:「因為神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約3:17)
有信徒提出這個疑問:「常說主內肢體要坦誠,小組相交偶然會分享個人難處或私穩;不過如果組員對我有異樣眼光或將消息公開,那就不堪設想,組員來往是否要有所保留呢?
在教會裡,信徒彼此關顧、互相扶持,是耶穌的教訓:「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這就是我的
命令。」(約15:12)彼此相愛是一個命令,也需要遵行。至於教會裡的小組生活,是關係密切的平台,讓信徒實踐愛的命令。我們都認同主內肢體要坦誠,分享個人的難處、挑戰或私穩;但是不幸地,因著個人的自我和不成熟,有時帶來人際間很多的傷害,負面情緒因而產生,導致小組分裂和不信任。
移民加國
1998年7月踏上加國移民路,是我生命的轉捩點。回顧這八年的日子,心裡充滿著讚美和感恩。每一步都是神奇妙的引導,一切都超乎我和家人的籌算。正如以賽亞書引述:「耶和華說:「我的意念,非同你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賽55:8-9)
來加三個月,在友人介紹下跑到咸美頓市出任一所國際學校當舍監。按常理而言,我一家應搬到咸市居住,方便工作;但是太太和兒子卻堅持留在多倫多,因此我們便植根多市,直到今天。我在那所國際學生工作了兩年多,並晉升為宿舍總管,照顧七百多名寄宿學生的起居飲食。從人的角度來看,生活以乎安穩下來,前途也算光明;但內心卻總是充滿矛盾不安,深知這份工作不是天父要我一生投身的職場所在。我不斷禱告尋問,希望找到生命的目標,免得我按己意亂跑亂碰。
問:以前單身覺得自由開心,有了女朋友後,覺得有人相伴也很快樂。無奈幾年內兩次認真的戀愛都無疼告終,給我留下錐心的痛楚。看見朋友戀愛、結婚、生子,多麼順利、順心;他們一雙一對,兒女成群,我既羨慕,又感懷身世。我身體健康,有正當專業、性格隨和、信仰純正,為何偏偏在戀愛的事上給我折磨?我戀愛時也常常禱告,為何神不保守看顧呢?
答:親愛的弟兄,你經歷兩次失戀,帶來錐心的痛苦和困惑,我是可以理解的。當你看見別人有幸福的婚姻生活時,更是百般滋味在心頭。對你而言,失戀等同於對神旨意的迷失。你要明白,神的旨意不一定叫你在過去兩次戀愛中,遇上另一半的終生配偶,可能是要你學習生命的反思,留心聽從祂的心意。失戀也延伸另一個疑難,就是神若愛我,為甚麼讓我嘗受失戀痛苦的滋味?《聖經》應許信徒,無論在甚麼處境,都不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羅8:35-39)。基督徒必須明白一個道理,就是「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8:28)。失戀未必是咒詛,也許是神磨練你的性格,預備你將來遇見更好的伴侶,承擔更重要的使命。現在即使有傷痛,就求神醫治,切忌與別人比較、與同輩有高低好壞的競爭心態。
2008年3月5日是城北堂「金齡活動中心」的開幕典禮,當天卻來了一場大雪暴,四處佈滿厚厚積雪。除了負責的弟兄姊妹和教牧外,來賓寥寥可數,共30多人出席。我們籌劃了差不多一年,為活躍退職人士而設的事工一路有神引導,卻在起步第一天有阻滯,真像一盤冷水澆過來,心裡很不是味兒。開幕禮上,陳琛儀牧師以迦勒的生平勸勉會眾,鼓勵我們一生 要專心跟從耶和華,抓緊祂的應許,便能一生蒙福(約14:6-15)。
時光流逝,回望過去快四年的日子,金齡事工經歷上帝的供應和恩典,眾同工和諧合作的喜樂。上帝的意念實在是高過人的意念,祂的作為遠超過我們所想所求。當我靜下來回想金齡事工從零開始到現在的光景,實在滿心感恩。「金齡活動中心」現在有超過1500人註冊為會員,2012年續會及經常出席活動者有800多人,而每星期三上午平均出席人數約400人,神恩手一直扶助引導,實在奇妙。我綜合一些體會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