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方苑菁(城北)
我自幼在天主教中、小學讀書,對《聖經》故事有基本的認識。直到我留學加拿大,才開始真正接觸基督信仰。
在多倫多讀中學的時候,幾位基督徒同學邀請我參加當時華基教會的青年團契,讓我有機會真正認識基督信仰;明白耶穌十字架的救贖恩典。幾年後,聖靈感動我在某個主日,高雲漢牧師證道的時候決志信主,然後受洗加入華基這個大家庭。
信主之後的生活沒有太大的改變,但是我生活的重心開始改變,對《聖經》有更大的追求。感謝神,初信之時,神透過牧者、團契導師,教導我怎樣讀經、祈禱,將神的話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出來。1985年,由於當時華基教會要植堂於多倫多北邊,我和丈夫隨著其他70人跟隨陳琛儀牧師、師母北遷,開始城北華基教會的事工。初期的城北華基需要很多信徒參與事奉,因此教會給予我很多事奉的機會,讓我可以接觸、服侍教會各個部門。
童話中的皇后每天都問魔鏡相同的問題,然後期望聽到同樣的答案就高傲快樂地很是滿足。可是當有一天她發覺答案不再一樣,自己不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時,她就變得愈來愈討厭了⋯⋯
基督徒當然不會只是注重外表,然而我們更應當每天禱告求問神:如何做個討神喜悅的兒女,並在生活上成為一個愈來愈可愛的人。
求主賜給我⋯⋯
一顆真誠、善解人意的心
大多數的人都希望自己受人歡迎,被朋友接納和愛戴。每個人都有選擇朋友的權利,也要尊重別人是否和我做朋友的抉擇。能夠欣然接納別人的拒絕,是需要有健康的內在心理狀態。一個靠神來肯定自我的人,無需要用各樣方法去贏取別人的認可,反而可以用更大的胸襟去欣賞人、更坦誠的態度去對待人、更了解的角度去明白人。一副傾聽、明辨是非的耳聆聽是溝通的重要技巧,經常在對談過程中,判斷、糾正、批評別人說話的內容和表達方式、選擇聽自己想聽的話、對不同的意見充耳不聞、一面聽一面做其他事情、魯莽插入對方未講完的說話,都是一些阻礙有效溝通的因素。
近十多年來,教會開始注重平信徒輔導訓練,關顧主內弟兄姊妹不再單單是教牧的責任。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受過專業訓練,但是在某程度上,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卻常常扮演關顧使者的角色;因為人們都喜歡找自己相熟和可以信任的朋友傾訴,於是我們會安慰患重病的親友、聆聽別人訴說生活的挑戰、排解好友的婚姻糾紛等等。
關懷輔導是專門的學問,特別的關顧需要受過訓練的輔導員協助。惟一般個別關懷,關顧者在關顧過程中,若能注意以下三大要點,就能自我保護並有效地幫助那些面對各種生活壓力的朋友,一同走過困難的日子。
問:犯罪後禱告求神饒恕,如何印證祂已赦免我的罪?
答:神透過《聖經》有四方面印證,告訴我們犯罪後禱告求神饒恕,祂會應允禱告並且赦免我們的罪孽。
1.神即時的饒恕:「你是寬恕的上帝,你富有恩典憐憫;你不輕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你沒有丟棄他們。」(尼9:17)神隨時樂意原諒我們,神跟人的饒恕不一樣,如果有人得 罪我們,向我們道歉,很多時候我們口頭上說原諒,其實心裡面仍然耿耿於懷,甚至認為得罪我們的人在某程度上要受到處罰才是公平,總以為對方罪有應得,受點教訓是理 所當然!然而,神對得罪祂的人有所不同,祂不要我們時常活在罪的內疚中,過著自責的生活;只要我們向神認罪悔改,祂就聽禱告,立即赦免我們所犯的罪。神不單原諒, 而且要我們感到被原諒的自由輕省,因為祂不想我們背著擔子過活。當人回轉向神認罪,神就立即饒恕我們。
你能夠牧養嗎?
010年5月,神讓我有機會負責統籌、舉辦教會第一次的啟發課程。當時我剛神學院畢業,是教會的實習傳道,還沒確定神呼召的事奉方向,也沒有很多牧養教會群體的經驗,對於被委以重大職責,實在是一個挑戰,心裡誠惶誠恐,不知其所以然。表面上是害怕自己力有不逮,骨子裡卻最怕別人問:「以你的資歷,有資格領導這麼大的團隊嗎?」身為牧人新手,我能否贏得團隊信賴的問號,時常在腦海出現。後來神透過大衛的故事,幫助我鼓起勇氣接受神的使命。大衛對巨人歌利亞的對話清楚告訴我,他對上帝全然認識、信靠;他清楚知道:是誰在掌權,是誰指揮這場戰役。
我自少的志願是做一名出色的記者,想藉著一枝筆為民請命,後來發覺記者日夜顛倒的生涯非我所能應付,於是又想做社工,要救人於水深火熱中。然而,這些夢想始終未能實現。在加拿大讀大學時主修經濟,畢業後輾轉任職銀行、保險公司;後來因為照顧家庭,便毅然放棄漸上軌道的事業,成為全職主婦。
如此過一生?
我做事明快,一心多用,在家相夫教子雖然生活寫意,心底仍覺若有所失。我多次求問神:「難道我就是這樣過一生?」雖然有時感到沮喪,但我仍深信神帶領前路,因為祂正在這段等候期間模造訓練我,成為祂合用的器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