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卓憑(美堅)
基督徒慶祝聖誕時,喜歡頌唱一首聖詩「天使初報聖誕佳音」(The First Noel)。歌詞第一節是這樣︰「天使初報聖誕佳音,先向田間貧苦牧人;牧人正當看守羊群,嚴冬方冷,長夜已深。歡欣歡欣…,天國君王今日降生。」1* 歌詞是根據《路加福音》所寫︰「那天使對他們說︰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裡,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你們要看見一個嬰孩,包著布,臥在馬槽裡,那就是記號了。」(路2:10-12)我藉著這些經文,與大家分享「聖誕佳音」。
當時,伯利恆的野外有些牧羊人夜間露宿看守羊群。有主的一位天使向他們顯現,對他們說︰「⋯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佳音)。」已故的英國傳道人 G.Campbell Morgan 認為這些牧人可能是聖殿的牧人,輪班看守將成為祭物的羊群2*。他們是以色列中的貧苦大眾,沒有社會地位,他們從事的職業很難出席聖殿的敬拜;但他們牧放的羊卻要成為聖殿敬拜的祭牲。日後主耶穌做好牧人,又是神的羔羊,故此神特別揀選卑微的牧羊人,向他們宣告大喜信息,以示福音與貧窮卑微的人有關。這些簡短經文將基督與世人的重要真理說得很清楚,讓我們看見聖誕佳音兩點奇妙之處。
美國福樂神學院的宣教學教授韋勒(Dr. C.P. Wagner)說:「教會的使命是要在世界中現身說法,藉著言語和行為,使基督的福音有效地被傳開來,以致萬族萬民成為基督的忠實門徒,以及基督教會的盡責會友。」*
韋氏確實為教會的存在目的和使命下了一個概括而精簡的宣言, 這宣言包含: 「身傳」(Presence),「口傳」(Proclamation)和「差傳」(Foreign Mission)三方面。只有「身傳」和「口傳」還未足,必須實行「差傳」,才能帶領所有人信服基督,因為最高目標是要「使萬民作基督的門徒」(太28:19)。
「身傳」是甚麼?
甚麼是「身傳」?使徒保羅對帖撒羅尼迦教會說:「我們的福音傳到你們那裡,不獨在乎言語,也在乎權能和聖靈,並充足的信心,正如你們知道,我們在你們那裡,為你們的緣故是怎樣為人。」(帖前1:5)當保羅到馬其頓,向帖撒羅尼迦城的人傳福音,是藉著言語口傳,也靠著聖靈和神話語的權能。
一份由美國醫護研究所(Natural Institute for Healthcare Research)撰寫的研究報告,披露了過去25年內,教牧的身體健康和精神狀況,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發現:
1.最多人死於心臟病的十種職業,居首位是教牧人員。
2.在工作壓力方面,受訪的250位宗教工作者,以基督教教牧承受的工作壓力最大。但是在得到適應壓力支援和資源提供方面,基督教的教牧卻居倒數第二位。
3.在59種可能的壓力源頭中,最頭三項分別是:
a)與會眾的衝突和教會過分保守;
b)牧養方面的困難;
c)在危機輔導和處理情緒等問題上的時間需求。
「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他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太9:35-36)昔日主耶穌「看見」許多人,就「憐憫」他們,這是主的心腸,祂魂牽夢縈的是「看到的每一個人」,祂降世為要承擔世人罪孽。主的心懷抱世上每一個人、每個靈魂在祂心中都是珍貴的。
感謝神賜恩惠,我學效主耶穌的心腸,到墨西哥城展開12天短宣體驗,一行四人有華傳中南美洲宣教士羅恩琳師母帶領。